隨著關稅沖擊供應鏈,集裝箱運價可能會上升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tǒng)宣布加征關稅后,全球貿易出現劇變,給國際市場和供應鏈帶來了沖擊波。
但分析師Freightos在其每周更新中表示,對于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呈下降趨勢的集裝箱運價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盡管是暫時的。
在這場貿易戰(zhàn)升級的最前沿是中國,在白宮周三宣布對所有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征收50%的新關稅后,中國目前面臨著54%的最低關稅,其中一些商品的關稅超過70%,最高可達129%。這一戲劇性的增長加劇了特朗普和拜登時代現有的關稅,給中國出口商和美國進口商都造成了巨大的障礙。
Freightos研究主管萊文(Judah Levine)在最新報告中說,這些政策變化的連鎖反應遠遠超出了美中貿易關系。許多以前受益于貿易轉移的亞洲國家現在也要繳納高額關稅。這種轉變正迫使進口商重新評估其采購策略和供應鏈配置。
作為對美國措施的回應,中國已經宣布對美國出口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包括加拿大和歐盟在內的其他主要貿易伙伴正在考慮或實施自己的反制措施。這種以牙還牙的做法有可能進一步破壞全球貿易流動的穩(wěn)定,并增加更大范圍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這對海運的直接影響是迅速的。托運人爭先恐后地在新關稅生效之前裝載最后一批貨物,導致對集裝箱空間的需求短期激增,甚至轉向集裝箱散貨(LCL)和航空貨運選擇。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這種活動的爆發(fā)預計將讓位于對美國集裝箱需求的大幅下降。
在上周五結束的一個星期里,亞洲和美國的關系持續(xù)惡化。根據Freightos BalticIndex的數據,西海岸集裝箱運價上漲3%,至每40英尺當量單位2246美元。Asia-U.S。東海岸的價格上漲了5%,達到3541美元/FEU。
展望未來,洛杉磯港預計今年下半年的吞吐量將下降10%。集裝箱市場的產能過剩日益加劇,加上經濟衰退可能導致運費暴跌,讓人想起2008年的金融危機,這種下降可能會加劇。
事實上,隨著主要貿易航線上新建的運力持續(xù)增長,即使紅海改道繼續(xù)吸收運力,自農歷新年以來,亞洲的運價大幅下降,集裝箱價格現在低于2024年的底部。
由于航運公司加大運力管理力度,跨太平洋航線的運價上周在月初上調后反彈了數百美元/FEU,不過亞歐航線的運價并未出現大幅上漲。預計關稅驅動的需求下降只會給利率帶來更大的下行壓力。
-
【為您推薦】:
- “關稅沖擊波”導致海運集裝箱預訂量暴跌
- 隨著關稅沖擊供應鏈,集裝箱運價可能會上升
- 最新調查:若價格上漲,30%美國消費者將停止從Temu等平臺購物
- 西班牙跨境電商支出占比達57.2%,服裝類消費為主導
- 104%的額外關稅將于4月10日凌晨生效
-
------ 責任編輯:螞蟻雄兵跨境物流
@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